内容摘要:近年来,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文艺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心态和“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他们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对文艺创作的危害不容忽视。
关键词:文艺;创作;桎梏;发展;健康
作者简介:
核心要点:
■ 近年来,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文艺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心态和“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他们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对文艺创作的危害不容忽视。
■ “去价值化”是个虚伪的说法。它打着“去价值”的旗号,实际上在为另一种价值诉求鸣锣开道。所有的文艺创作都有价值承载,不赋予创作价值导向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 文艺要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文艺分内的事情。铸造什么样的灵魂,则是区别文艺高下优劣的分水岭。
■ 文艺创作如何体现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角度出发,已经给出了切中肯綮的答案: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 如何提高创作上的自觉和自信,关键是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珍视传统,紧接“地气”,努力消除愈走愈窄的“路径依赖”和“因袭依赖”,充分调动起作家、艺术家的原创精神和开拓积极性。
文艺创作是高尚的事业,追求真善美是它的永恒价值。文艺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动心,让人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去发现自然、生活和心灵之美。做到这一点,需要文艺家和接受者自觉传递和吸纳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创作中那些有害的负面观念,恰是妨碍文艺创作发挥正能量的思想桎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有深入论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搬掉妨害文艺创作的绊脚石
近年来,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文艺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艺创作中存在着“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心态和“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思潮。他们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对文艺创作的危害不容忽视。
“去思想化”的要害是导致文艺庸俗化、空壳化,使文艺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发生大面积的转移和颠覆。“去思想化”阻止人们去思考,而失去思考能力对一个民族是致命的危害。它只迷信和服从于一种简单的“感官快乐”原则,追求一种“集体性无意识”状态,最终达到让文艺摆脱所谓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去政治化”效果。由于对伦理、道德、世界观漠不关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逐渐空壳化,这种创作也就失去了精神影响力和美学支点,作品因此失去了灵魂和光芒。可以想象,没有思想高度的创作怎么可能攀上世界文艺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