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透露,总局正在研究制定推进节目创新创优的指导性意见,要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有利于创新创优的各种积极因素,并将着力优化节目的整体布局,让更多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节目进入好时段。
关键词:收视率;节目;电视节目;中国电视;创新
作者简介: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姜潇)中国电视如何走出复制翻拍、同质化的困境?收视率面前,有思想的节目如何能叫好又叫座?当真人秀对准的是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时,效果又如何?在29日召开的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研讨会上,《开讲啦》等6档优秀电视节目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并同与会专家一道,探讨怎样才能制作出更多品质精良、形态鲜活、创新创优的电视节目。
收视率面前 电视节目该拒绝“思考”?
“按照收视率的逻辑,‘电视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观众就换台’,电视注定要热闹而拒绝思考吗?”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以中央电视台《开讲啦》、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为代表的有一定思想性的电视节目,成为冲破收视率牢笼的成功案例。
在《开讲啦》的舞台上,没有提示器,没有演讲稿,15分钟的即兴演讲时间里,嘉宾只能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中央——这却是一种最真实的状态。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表演艺术家李雪健,到篮球巨星姚明、神探李昌钰、宇航员杨利伟……各个领域的140余名嘉宾,在节目中真诚分享了他们的不同人生。
有思想的节目不是艰涩的话语和生硬的表述,有贴近性的语态才更容易让思想迸发巨大能量。令中国地质大学研三学生夏凌娟印象最深的一期公开课中,一个有关财富观的问题引出现代青年人对财富的追求高于对健康的诉求这一社会现状。“对此,嘉宾汪建老师告诉大家要克服浮躁,管住嘴、迈开腿,追求精神财富,令我受益匪浅。”夏凌娟说。
“中国电视不能做收视率的奴隶。”时统宇认为,毫无思想性的节目好比得了软骨症,我们要将更多有思想、有筋骨的电视节目呈献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