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专著《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是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媒介性别论: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对性别观念的建构与生产》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徐艳蕊。
关键词:媒介;女性魅力;男子;简介;性别观念
作者简介:
专著《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是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媒介性别论: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对性别观念的建构与生产》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徐艳蕊。本课题在进行期间,已发表《“劳动妇女”的意识形态——从 50-60年代 <中国妇女 >杂志的发展看新中国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中国传媒报告》 2014年第 2期)、《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女性与中国形象》(《当代电影》 2013年第 5期)等数篇论文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
该专著于 2014年 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主旨,即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媒介性别形象的梳理:由劳动妇女形象,到大众文化中的魅力女性,再到以网络为平台女性的自由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对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的影响,探析性别观念和性别生产机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讨论消解性别陈规和建立新的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的可能。
第一章作为理论梳理和铺垫,概述媒介性别研究在中国大陆的源起和发展;第二章聚焦中国 50、 60年代,以《中国妇女》杂志为依托,讨论中国劳动妇女形象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涵;第三章讨论 90年代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关联;第四章重点考察网络上的女性写作 -阅读社群的活动,将女性通俗文本的写作,当作女性对性与性别问题的集中表述,分析网络写作的通俗女性主义精神对性别观念和等级秩序所带来的冲击;第五章讨论网络女性通俗文本的多元性别实践,以及这种实践对男性气质和亲密关系的改写。